早期子宮頸癌可能毫無徵狀,若大家對子宮頸癌加深認識並採取適當預防措施,就能及早發現問題。
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中常見的癌症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,在 二 零 二 一 年 , 子 宮 頸 癌 在 香 港 女 性 最 常 見 的 癌 症 中 排 第 七 位 , 佔 女 性 癌 症 新 症 總 數 的 3.1 % 。近年統計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,由二十歲至七十歲的婦女均有可能患上此病。數據顯示,早期子宮頸癌的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,不過,由於早期子宮頸癌可能毫無徵狀,所以有問題也不易察覺。若大家對子宮頸癌加深認識並採取適當預防措施,就能及早發現問題,提高子宮頸癌的治癒率。本文將探討甚麼是子宮頸癌, 子宮頸癌症狀和成因, 診斷和治療方法, 還有如何減低子宮頸癌風險。
甚麼是子宮頸癌?
子宮頸位於陰道頂端、子宮的下半部。當子宮頸內的細胞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 Virus, 簡稱HPV)侵襲,就可能產生不正常的病變,稱為子宮頸上皮內瘤 (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, 簡稱CIN),這些細胞並非癌細胞,但若不加理會,就有可能發展成為癌細胞。

子宮頸癌的症狀
早期的子宮頸癌症狀不明顯‚例如:
● 陰道不正常出血
● 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
● 停經後再出現陰道出血
● 陰道分泌帶有血絲
● 陰道分泌帶異味
中期至後期,症狀較明顯
● 晚期病人會有背痛、腳腫或者排便困難
● 下腹有硬塊

患上子宮頸癌原因
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(或高風險類型)的人類乳頭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 Virus, 簡稱HPV)所致。
HPV 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,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‚主要經由性接觸感染。大部分受 HPV 感染的人士沒有任何症狀,而且可自行清除病毒。 有部分女性卻因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 HPV‚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第16和18型‚就可能導致細胞變異,引發子宮頸上皮內瘤(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, 簡稱CIN),經過一段長時間後,就有機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。

如何減低子宮頸癌風險?
儘管醫學界對子宮頸癌的成因仍未能完全瞭解‚我們知道某些因素會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,包括:
●高風險類型HPV‚例如HPV第16和18型。
●免疫能力差,患有慢性腎病、愛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統疾病。
●曾感染性病開始有性生活的婦女,尤其是過早有性行為的婦女;此外,患癌風險亦隨著雙方的性伴侶數目增加而遞增。
●服使用荷爾蒙避孕藥‚或接受雌性荷爾蒙補充治療。
●自己或直系親屬中有確診患上乳癌、卵巢 癌或大腸癌。
●吸煙。
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預防子宮頸癌:
●戒煙。
●注意性接觸的衛生和安全,預防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,使用安全套有助減低HPV傳染。
●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查(又名帕氏抹片檢查)。開始時每年一次,若連續兩年檢查正常,便可每三年檢查一次,可減低子宮頸癌發病率達九成。

●接受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注射。含人類乳頭瘤病毒 (HPV) 6、11、16、18、31、33、45、52及58型L1蛋白的九合一疫苗,可預防由疫苗內含相關HPV病毒引致的生殖器疣、子宮頸 / 陰道 / 外陰 / 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,以及頭頸癌症。
如有任何疑問或查詢,歡迎致電25628398
或 WhatsApp 59999587 與醫務中心職員聯絡。
